第一次爬山 去四姑娘山大峰攀登,需要注意哪些事?求过来人给些经验?
别看大峰是5000米级最容易攀登的雪山,但好歹也是雪山,得给点儿尊重。
不建议没有任何户外经验的游客去登顶!
体能
天天不运动的肯定不行,毕竟徒步距离摆在那呢。
游客中心到大峰大本营差不多16公里,爬升1300米,大本营到大峰顶也得4-5公里爬升600米。
这么参考吧,泰山从红门到玉皇顶还不到7公里,爬升1000米……
装备
装备的话徒步该怎么带就怎么带,不过上四姑娘山必须带向导,所以吧,跟团算了。
跟团除了身上穿的和冲顶小包以及保温杯以外不需要额外带其他东西。
不跟团说着比较麻烦了,身上穿的重点是鞋、袜子和背包,其它帐篷睡袋防潮垫登山杖路餐什么的该怎么带知乎上一搜一大把。
1、冲锋衣裤(我个人是建议穿,主要是第二天冲顶的时候怕遇到下雪,穿雨衣挺影响走路的。)
2、抓绒衣(这个不用买贵的)
3、排汗内衣(这个也不用买贵的)
4、羽绒服(7-9月,薄款80g-120g充绒量即可,其他季节220g以上)
5、徒步鞋(这个不建议省钱,起码是中帮的,可保护脚踝)
6、袜子(这个不建议省钱,羊毛袜两双)
7、遮阳帽(能挡太阳就行)
8、抓绒帽(主要是保暖)
9、保暖手套(登山手套,滑雪手套最佳,7-9月份可带薄手套)
10、雪镜(防紫外线,防雪盲)
11、保温水壶500ml—1L(高原出行必备,喝一口热水是一种享受)
15、护膝(最好带着,也不贵)
16、冲顶包(小包,背负路餐和水)
17、头灯(第二天冲顶是凌晨出发)
18、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节省20%左右的体力,减小对膝盖冲击力)
19、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泞路段很管用)
20、大背包(用这个随便,反正有托运)
21、雨衣(冲锋衣抗不住一整天的雨)
22、睡袋(睡袋极限温标至少-15度以下)
23、帐篷(四季帐或者高山帐)
24、防潮垫(泡沫垫)
25、药品(布洛芬,氟哌酸,地塞米松,葡萄糖,止痛/腹泻/高反/补能量)
大概这么些吧,几乎都可以在四姑娘山镇上租到 (*^▽^*)
经验
我的建议是在四姑娘山镇里先呆上一天!
主要是为了适应海拔!
我跟虎妞同行,老搭档了 (*^▽^*)
上次去稻城的时候在折多山就开始不行了,这回吃了药,感觉没咋地。
镇子不大,溜达一会儿回酒店歇着就行。
成都几百米的海拔一下子干到三千,第二天干到四千四,第三天五千……
想想就挺吓人的!!!∑(°Д°ノ)ノ
这个已经算是初级雪山了,进山需要先签生死状的Σ( ° △ °|||)︴
签呗 (*^▽^*)
万能的〖来都来了〗
四姑娘山四峰里面大峰最简单,据说是有腿就能上去……
千万别信这个,毕竟海拔过5000了,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必须严肃对待 (*^▽^*)
海子沟进山,景色取决于天气。
运气不好一片大雾那没办法,但是纯晴天其实是不如多云的。
前面没什么可说的,按自己的节奏走就行。
记住别太嘚瑟。
我们出发的早,路上没遇到几个人。
从锅庄坪开始景色就上来了 (*^▽^*)
自从我在九顶山回来之后就膨胀了,有了神药感觉啥海拔都不在话下了。
当然,膨胀的后果自然是吃了大亏,不过不是在这里……
有不少人选择骑马,我没敢骑。
这个看个人选择,要是便宜的话骑骑也行,要是张嘴就要500/1000那种就算了。
不是怕马,我是怕颠出高反来。
向导是希望全队都骑马的……
骑马的话大概可以省一半时间就可以到大峰大本营。
风景倒是不错,什么阿尔卑斯啥的也不过如此了 (*^▽^*)
徒步的话注意点节奏就好,16公里不出意外的话5-8小时就可以到大峰大本营了。
当然,本宫出门没点儿意外才叫意外……
下雨了(T_T)
我感觉自己每次上山都能遇到下雨。
被冷冷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好在装备给力,平安无事 (*^▽^*)
踩了一鞋泥,平白加负重……
大本营可以搭帐篷也可以睡大通铺。
通铺相当于豪宅了 (*^▽^*)
怎么选看自己,大通铺其实比帐篷要暖和。
当然也贵 (*^▽^*)
过了一会就变成下雪了 (*^▽^*)
看到雪就贼兴奋的一般都是东南的妹纸……
一群人叮咣四五一顿猛拍,我趴那喝着葡萄糖休息。
虎妞也是头一次上雪山,也没敢嘚瑟。
有啥可拍的?还不如祈祷一下雪赶紧停,要不然明天难度又得增加 (*^▽^*)
一般来说在大本营要是能休息好的话,第二天基本上都能登顶。
凌晨起来准备登顶,结果干挺一半……
剩下的简单用了早膳,戴上头灯啥的就开始出发了。
前两个小时还好,后面就开始上强度了,我看着乱石堆感叹这也叫有腿就能上?
难度和面积虽然不算太大,但架不住这里海拔高啊!
走几步就得喘一会儿(T_T)
看来昨晚这雪下得不小啊。
向导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跟押犯人似的……
不过这俩大哥挺讲究,一路上没有他俩的鼓励我估计这一队人都得半路下撤。
还这么大雾,日出是甭想了,能上去就不错了……
风不大,注意点脚下慢慢爬就好。
高反该有还是有的,不过还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耳鸣+头疼
四千多才这样,我已经很满意了 (*^▽^*)
吭哧瘪肚差不多三个半小时才上来,直接往那一瘫。
虎妞一下就精神了,好顿嘚瑟……
你先拍吧,本宫……本宫不善于高原作战。
喝点葡萄糖热水啥的,我缓了一会儿,光爬起来就用了好几分钟……
虎妞很激动,抱着我“吧唧”就是一口……
吓本宫一跳。
内什么,本宫不搞那个的……
在山顶磨叽一个多小时就等出个这?
日出果然跟我八字不合(T_T)
下山用的时间比上山少,但是难走的地方确实费时间,但是海拔一路下降,心理方面更有底气了 (*^▽^*)
但是吧,体力消耗得太大了,导致注意力有点不好集中了。
上山的时候雾大光注意脚下,还没觉得特别累,下山歇气的时候一瞅前面还有好远,心情一下就不美丽了……
这时候嘤嘤嘤也没用啊,硬着头皮走啊。
返回大本营的时候我都哭了,总算回来了。
稍微休整一下,赶紧下山!
上山骑马的不多,下山骑马的可不少……
本宫也骑了 (*^▽^*)
还好,可能是速度不快的原因吧,没有想象中那么颠 (*^▽^*)
骑马下山大概三小时。
到了下面基本都缓过来了,虽然精神状态还是不如刚来的时候,但是可比在大本营那里强多了。
不考虑海拔的话,大峰的难度确实不大,但就冲最后那段破石头堆,也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去的!
这么说吧,洛堆峰都比大峰简单!
但是吧,5000米级的貌似也没有哪座比大峰更简单了 (*^▽^*)
山下的三条沟也都不错,值得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