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中国不处决溥仪?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6
阅读量:
19

功德林里面有一个管理员姓刘,大家一般把他叫做刘管理员。

他的兄弟姐妹,在国民党统治期间被卖、被饿死,他从6岁开始在地主家干活,干了8年,就得到了一条遮不住屁股的裤子和一身伤疤。

而他的父母和乡亲们,是在日军扫荡期间,死于机枪之下。

他怀着仇恨,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然后,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他被组织分配去照顾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

他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他要去照顾他的这些仇人们。

而他的领导姚处长在做他的思想工作的时候,告诉了他关于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里的最后的那句话:“历来的科学家都是这样或那样去解释世界,但是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而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共产党人的双肩。

共产党人在战场消灭国民党军队,这是改造世界的一部分;共产党人在监狱改造国民党战犯,这是改造世界的又一部分。

他在自己的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够最后解放自己。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他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中指出:

什么样的人不杀呢?胡风、潘汉年、饶漱石这样的人不杀,连被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不杀。
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这样的人杀了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就要来比,许多人头就要落地。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可以杀错人。一颗脑袋落地,历史证明是接不起来的,也不像韭菜那样,割了一次还可以长起来,割错了,想改正错误也没有办法。
第三条,消灭证据。镇压反革命要有证据。这个反革命常常就是那个反革命的活证据,有官司可以请教他。你把他消灭了,可能就再找不到证据了。这就只有利于反革命,而不利于革命。
第四条,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三不能帮助除四害,四不能强大国防,五不能收复台湾。杀了他们,你得一个杀俘虏的名声,杀俘虏历来是名声不好的。
还有一条,机关里的反革命跟社会上的反革命不同。社会上的反革命爬在人民的头上,而机关里的反革命跟人民隔得远些,他们有普遍的冤头,但是直接的冤头不多。这些人一个不杀有什么害处呢?能劳动改造的去劳动改造,不能劳动改造的就养一批。反革命是废物,是害虫,可是抓到手以后,却可以让他们给人民办点事情
但是,要不要立条法律,讲机关里的反革命一个不杀呢?这是我们的内部政策,不用宣布,实际上尽量做到就是了。假使有人丢个炸弹,把这个屋子里的人都炸死了,或者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你说杀不杀?那就一定要杀。
机关肃反实行一个不杀的方针,不妨碍我们对反革命分子采取严肃态度。但是,可以保证不犯无法挽回的错误,犯了错误也有改正的机会,可以稳定很多人,可以避免党内同志之间互不信任。
不杀头,就要给饭吃。对一切反革命分子,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这样做,对人民事业,对国际影响,都有好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