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Frank Ocean?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9
阅读量:
28

Frank Ocean是10年代最重要的R&B音乐人。本来考虑要不要加“之一”,但不是哪个R&B音乐人都能连续拿出两张能够进入年代十佳的专辑,所以就不加“之一”了吧。

——Queen B不是创作歌手,不能放在同一纬度讨论。

我刚进知乎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丁勾:浅谈新世纪R&B(真的很浅...),回头再看,写得不错嘛(谜之声:凑不要脸!)。这篇文章大致总结另类R&B在10年代初的崛起,但是当时我低估了黑人音乐在10年代的影响力,也没料到独立音乐被压得抬不起头。

Frank Ocean不是一蹴而就,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其他音乐人的影响。比如内省化,可以追溯到Kanye West的808s & Heartbreak(再往前俺就不了解咧)。在Nostalgia, Ultra发行的同一年即2011年,The Weeknd发行地下三部曲,Drake发行Take Care(Drake早年算半只脚踏在R&B圈),共同吹响10年代R&B变革号角。

但是,Frank Ocean身上的确有一些“人无我有”的特点,不然不会达到这般高度。他是将R&B氛围化、内省化、碎片化、极简化、弱旋律、去律动等特点推向极致的音乐人。传统R&B和黑炮是情绪外向型音乐,00年代当红R&B男歌手,无论霸道总裁还是深情王子,都透着股强烈的直男气质。但是Frank Ocean将这股气质消解。作为LGBT,他的形象气质更平易近人。即使后来练出一身腱子肉,也没有增加直男气质。

音乐风格上,他淡化了传统R&B强律动特点——00年代R&B和电子舞曲结合,更是放大律动特点。Blonde表现尤其明显:鼓的存在被压到最低,甚至出现Ivy这种完全去掉鼓、仅靠吉他推着走的歌曲。Blonde是一张晦涩(用流行词汇叫“私人化”)的专辑,如果说Nostalgia, Ultra和channel Orange还有一丝和传统R&B的关联,那么Blonde几乎把这点关联抹消了——“法海在玩一种很新的音乐”。

Frank Ocean有一个绝招:用歌词塑造虚拟情境。并不是每个歌手都擅长用歌词塑造情境——实际上,大部分歌词不是口水就是口号。即使能够塑造情境的歌手,也需从现实经历汲取灵感——别误会我说的是Los Campesions!。而Frank Ocean用歌词塑造的情境栩栩如生,却不一定是现实经历,似真似假。比如Novacane,描述和一个女孩在Coachella相遇,抽大麻滚床单(fuck me good, fuck me long, fuck me numb),听着这首歌仿佛眩晕于夏日的阳光中。后来他出柜,再看Novacane歌词就微妙了,有人问:“一个gay怎会写出如此异性恋视角的歌词?”回答:“大概因为他是双性恋?”——双性恋风评被害。

论虚构情境歌词之巅峰,必然是Pyramids。这首9分钟长的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角埃及艳后Cleopatra,有关她的荣耀和毁灭。第二部分画风一转,一个叫Cleopatra的脱衣舞女和男友在motel醒来,她在一家叫Pyramids的脱衣舞俱乐部工作。整首歌都出自男友视角,第一部分可以视为男友的梦境;脱衣舞女可以解读为埃及艳后的转世。Pyramids如梦如幻,让我跪了——怎样的脑洞能想出这样的情境和故事啊!

Frank Ocean的影响,其实也是另类R&B在10年代的影响。往前看,00年度成名或知名直男R&B男歌手,几乎无一在10年代幸存,比如Usher、贾婷婷、Chris Brown(他比Frank Ocean小一岁,但成名甚早)、Ne-Yo、Mario.....甚至,00年代末试图用Neo-Soul拨乱反正的John Legend也未能幸免。连带着,00年代知名R&B/黑炮制作人,比如will.i.am、T-Pain(他对auto-tune的推广有重要作用)、Timbaland......在10年代式微。独立音乐人(以白人为主)和黑人音乐人(风格以R&B/黑炮为主)加强合作,Blonde即有Jamie xx和Rostam Batmanglij(Vampire Weekend吉他手兼键盘手)助阵。

往后看,很多R&B音乐人可以看到Frank Ocean的影子。比如serpentwithfeet(LGBT R&B歌手,具有氛围化特点)和Moses Sumney(简直是Frank Ocean的二道贩子),男性R&B音乐人的形象气质偏向阴柔。我有理由相信,Solange也受到Frank Ocean影响:先不说A Seat at the Table完美踩着另类R&B的点儿,10年代初她根本不是这个风格。如果她不转型,可能会成为另一个Tinashe,或者像现在的The Weeknd走复古舞曲/合成器流行路线。甚至,Queen B的专辑4依然具有强律动特点,而且那时她唱歌拿出生孩子的劲儿;到同名专辑风格陡然一变,将另类R&B特点全数吸收,还和Frank Ocean合作了Superpower。

channel Orange和Blonde的商业成绩没有大家想象得差。channel Orange是B榜亚军,Blonde是B榜空冠。两张专辑磨了那么多年,销量也磨过百万。可能高乐评对销量有带动作用。唯一不足是缺乏B榜热单,能进Top 40就是胜利。换言之,channel Orange和Blonde具有类似独立音乐的“重整体、轻单曲”特点。在流媒越来越重要,以至于主流歌手专辑都做成单曲合集的10年代,Frank Ocean简直逆流而上。不过他的单曲在声破天数据不错,有好几首破亿。

Frank Ocean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虽然我相信并非他的本意。就好像——《角斗士》和《指环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后,好莱坞一窝蜂投拍史诗片。另类R&B颇受乐评推崇,导致市场出现一堆Frank Ocean wannabe和性冷淡R&B,你想正经听首小黄歌儿都不行——能唱正经小黄歌儿的Miguel又糊了。成天吃白煮鸡胸肉,你总想换换口味吧?快把海鲜龙虾大餐端上来!

Frank Ocean面临的困境。Frank Ocean并非高产创作者,10年代一张mixtape,两张正式专辑,一张视觉专辑,若干单曲。没了。我现在还记得Blonde发行时的费劲儿样。三专soon不出来,人民群众的态度都淡定了。疫情期间他制作了一张专辑,爱慕微也拍了,但最终放弃。后来爱慕微导演放出低清粗剪版。

今年Coachella,七年未发专的Frank Ocean能作为headliner,可见其声望之高。但演出效果一塌糊涂,骂声一片。虽然事后媒体曝出他在演出前伤到脚,导致原定的舞台效果无法呈现,他还是被舆论反噬了。听众并不接受“装逼艺术家”:“法海你很牛吗?放下你的身段!”

Blonde到现在七年,音乐趋势又变了。曾经的另类R&B/黑炮变革者们,有的疯了,有的糊了,有的向市(金)场(钱)低头。人们把希望寄托在10年代双壁Frank Ocean和Kendrick Lamar身上。Kendrick Lamar用Mr. Morale & The Big Steppers告诉我们,这事儿全靠他不一定行。在高期待下,Frank Ocean也不一定行。所以大家放平心态,做好他一辈子不发专的心理准备吧。

最后放几张2019年拍摄的照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