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飞盘运动兴起却引争议,你有参加过这项运动吗?它兴起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6
阅读量:
35

说些有意思的。


对「飞盘媛」现象表示鄙视和不屑的人,和厌恶健身房里拍照 1 小时的人是同一类人。这类人看不惯的事情大概率还有:看足球却只知道 C 罗和贝克汉姆(但并不关心他们的技术),看篮球却只知道科比和库里,玩密室除了被吓时的嚎叫完全无存在感,剧本杀中除了煽情剧情和外卖到的时候其他时间都在走神,等等等等。

这一类人最在意的是什么呢?

做一件事情的「纯粹性」


比如:

  • 参加集体运动就应该为提升技术水平而精益求精,为争夺胜利而努力挥洒汗水,不然为何要参加?
  • 参加健身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么是练出胸肌、背阔肌、大腿肌(你说腹肌?这种小肌群只有不懂的人才拼命练),要么是提升跑步或者力量举的成绩,最次也是要减少脂肪,不然来健身房干啥?
  • 玩密室和剧本杀,一定要有参与感,多解谜题和还原事情真相啊,不然你来干什么?


总之,做一件事情,就应该把精力都放在做好这件事情的本身,在规则下,努力提升技艺是值得推崇的,技术水平高是优越感的。而对于实现事情本身不利的、或者另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值得鄙视的。

这一类人,我称之为 「A 类人」[1]


但其实,这世上还有另一波人(B 类人):

他们不在意做一件事的目的,只关注自己的感受。他们往往厌恶规则和秩序,渴望通过各种旁门左道来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从绝对数量上来说,A 类人其实远远少于 B 类人。但通常来讲,A 类人做事比较靠谱,所以在社会中容易占据高位,有更大的话语权,但 B 类人由于数量多,总声量也绝对不可小视。


A 类人男生比例高一些, B 类人女生比例高一些,但这只是 TGI 而已,并不是严格的区分。


而在社交上,这两类人几乎是隔离的:

  • A 类人只和 A 类人玩,基本看不上 B 类人,觉得和 B 类人一起玩很侮辱智商,有时让自己感到不爽了,还会出来批判甚至是污名化 B 类人;
  • B 类人更喜欢和 B 类人一起玩,胜负不重要,开心就行。他们有时可能需要 A 类人帮助自己提升逼格,但私下里还是会觉得 A 类人太刻板。


回到飞盘运动这个话题上。

飞盘运动,最早就是 A 类人在玩的。他们喜欢橄榄球竞技性,但由于装备和场地所限,玩不了,于是找了一个对抗性稍弱的飞盘来代替。

但是,A 类人占比比较低,他们对飞盘技术本身的讨论完全不能引起 B 类人的兴趣。

但有一天,B 类人中有人发现了这一个运动,和健身或者剧本杀类似,他们发现了这项运动「社交性」,即,它是一种低成本社交,并且看起来还相对优雅,能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方式。

于是 B 类人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和推广这项运动了,然后更多的 B 类人被这种宣传所吸引,然后就来参加它,由于只在意它的社交性,因此对规则和技艺本身不太关心,只关心如何证明自己属于这个集体。于是拍照发朋友圈就是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其实玩飞盘的人中,有 B 类人心态的比例并不低,较真地玩是不可能的,只是大部分人还会象征性争一争跑一跑证明自己的参与感,大家也不会批判,但其中最极端的代表,则是只顾化妆和拍照的「飞盘媛」。于是 A 类人看到了,就无法忍受,出来批判他们了。


至于这事情的对错?其实哪有什么对错,双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本身也没碍着谁(即使足球场被占用,那大概率也都是付了钱包场的),无非是价值观的碰撞罢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