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学习园林/风景园林(景观类)的最好学习方法是什么?
一方面走出来多看,现场有魂灵;另一方面看看陈从周老先生是怎么做到成为一代园林宗师的,学习画、诗、书法,“不言画理,难言园设”。
推荐这本《园林有境》,看看这位老先生的造园理论来源于哪里?走向哪里?追求什么,我想聪慧的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园境应有境,人生亦有境---一代园林宗师的心灵写照
武汉人至今最气愤的是有传统特色的漂亮的武汉展览馆被炸了,心疼得不要不要的。这样的案例真的不少,在一片大搞高楼建设的机器轰鸣声中,陈从周老先生也因为上海藏书楼要拆,而气得中了风。
陈从周老先生,浙江人,我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被人们尊称为"现代中国园林之父"。他出品了很多关于中式园林的著作,吐故纳新,传承并创新了中国园林的造园理论。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称陈老先生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陈从周先生造园理论有以下五条:
1、他创立了"静观和动观"辨证统一园林学说。
2、他提出了"为情造景"的造园理论。
3、他提出"风景区建筑不能喧宾夺主"的理论。
4、创立"造园之理要和绘画之理与缀文之理相结合"的理论。
5、提倡造园者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
浦睿文化于2023年6月出版的这本《园林有境》,收集了陈老先生著名的《说园》以及他在主持很多园林重建及改造时发表的文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就可以读出老先生造园思想的精髓。
读罢便对陈老先生肃然起敬,原因有二:
1、本书收录的陈老先生《说园》,精彩之处在于,处处有诗文处处有意境,也为作者的才华所倾倒。
查阅先生的生平,十分佩服他的才华,从小受徐志摩的影响,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学,又师从张大千学习绘画,后来在研究园林的同时,也把中国的古代建筑研究得十分透彻。
所以读他的文,读出来的是诗情和画意。而这本《园林有境》中处处是诗文,宛如一本中国写景抒情的诗集。
2、《园林有境》第二部分是《游园》,在若干文中,陈老先生无数次表达对趋炎附势行为的不满,公开直言一些建造、改造园林的作法是错误的。
陈从周先生一生专注于中国园林的研究,最大的夙愿是希望我们现代人能通过园林建设把中华民族的“根”留住。
无论是上海豫园的重建,还是苏州网师园的改造,他都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
这次能在《园林有境》中一一读到,幸也。
刚刚读完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再读陈从周老先生的《园林有境》集,就能真真正正地体现,集大成就者无一不是在追求人生的境界。
我在想,浦睿文化在给文集创作书名时,是不是也想表达陈老先生追求园林的意境和人生的至高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