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正在备战公考的姐妹,求学习方法?
这你可真是问对人了!
警校学姐,行测75.4,申论72,公专82,花几天时间把我的备考方法的都总结出来了,分阶段,可操性强。
全文字数3000+,分为几部分,公安专业课,行测,申论。公安专业课解析不需要死记硬背的方法,行测如何提升做题速度,申论怎么找要点,写好大作文。
还包括了我所用到的各种资料,学姐把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了,就怕你不跟着学!
在准备联考之前,先讲四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不要和别人比进度。找好自己的复习节奏,定好每天的学习任务,和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保证自己的学习是切实有效的就行了。
第二,坚定考试信念,不要在中间想着我要不要去考研啊,我要不要去试试国省考啊,每件事都做的后果就是每件事都做不好。
第三,球球你们不要抱着集邮的态度去收集学习资料,大部分的东西这辈子都不会点开第二次,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赶紧复习,别去羡慕别人拿到了什么“内幕资料”。
第四,不要问联考复习xx月行不行了,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备考也是同样啊,开始复习只有两个最佳时刻,一个是上个月,一个是现在!
⚡ 公安专业知识
我猜大部分小伙伴在复习公专这科时都出现过背了忘忘了背的困境。
学姐我当初跟大家也是一样的,大三再怎么努力,前面的基础是回不来的,再加上公专的内容真的不少,尤其是那些法条,简直让人痛恨至极。
下面介绍两个不需要太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学姐我亲测有效的那种。
1.把公安专业知识的内容整理成知识点框架
不知道大家当时用的什么教材,我用是警考通精讲精练,里面本身就带了很多表格了,把一大段一大段的话看着要好理解一点。但那毕竟是人家编写组的思路和智慧的结晶,自己想要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的思路再清晰一点,就得自己去整理框架。
我是把每个章节按照自己的理解,遵循内在的逻辑,整理了一份大纲,一个章节一张纸,后期看课或者做题想到什么也可以进行补充。
整理大纲的过程相当于是把自己之前看过的内容梳理复习一遍的过程,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做完,你就会发现自己之前还混沌着的大脑清晰超级多,这就是大纲/框架的作用。
2.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提分,能记案例的就记案例
公安联考现在出的题目越来越灵活了,也就是说,其实出题人不是希望大家靠着死记硬背成为警察的,而是要把这些东西融进自己未来的工作中,遇到真实情况的时候知道该怎么解决,而不是当一个脑筋死板的书呆子。
所以在记忆知识点之前一定要先把它们都理解了,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去听曹野公安实战课,公安领域讲得最牛掰的课程了。老曹从来不会一个个去念那些生硬的法律概念,都是一点点代入到实际案例中去剖析的,通常听他分析完一个案例以后我就能直接把里面用到的几个法条都给记住,效率真的超高,课下简单回顾一下再刷点题就能记得很牢。
而且在听老曹讲的时候我还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之后自己去做题时也能结合着他讲的这些案例去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公专做题一点都不慌,想要快速提分的直接冲曹野绝对没有一点问题。
⚡ 行测
公安联考的行测跟国省考不一样的是,联考的行测是机考的,每个模块要分开计时的,也就是说每个模块的做题速度都要能够提上来才行。
我当时用的方法,我觉得还挺好,下面写几个,大家取我精华,弃我糟粕哈。
1.学会适当放弃
行测考试是需要我们在考场上顾全大局,统筹规划的一门考试。行测分数就像沙子,握得越紧,洒的越多。
在有限时间内把自己能做好的分数拿到,就比每一道题都做拿到的分数要高。我在备考的时候就开始有目的有计划的放弃一部分内容了。
◆首先是常识判断,我没有去看李梦娇的课,直接就是做题做到了我就记一记,没做到的我也不专门复习了。说句不好听的,常识靠命,考到你了解的多的内容考的就高,考到知识盲区了分数就低,不是短时间能提上来的,性价比太低。
◆然后是数量关系,我的数学只能说是一般,我就没有太过纠结我总是做不对,或者说要做很长时间的那类题。我只把相对简单的那部分给学明白了,其他题型就不再管了。
◆剩下的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是一定要拿到高正确率的,我才花大时间去复习。
2.做题方法要熟练,有些不需要计算的就不用非得计算
行测的题目有很多的计算,尤其是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但其实很多题目或者说选项在设计的时候,就有那种不通过计算就能得出答案的方法,看你能不能找到了。
我当时数资部分看的是高照老师的课,只能说高照老师不愧是数资大神哈,搞速算和公式什么的真的有一手,上课也幽默,我学的是很开心的。就是有时候会说一些不需要同学去维护他的话,有一点莫名其妙,我一般都把这段跳过去了。
把速算技巧和直接看倍数得答案等方法学会以后,就是要做大量的题去巩固和运用这种方法,只要用的熟练,相信自己推出的答案,做题速度就能很快提上去。
⚡ 申论
申论其实不需要太高的文学素养和文笔,也不需要你有多深多犀利的见解,只要能把材料里面的要点答全,分数就不会有多低。
当时跟我一起备考的同学,有很多都是把时间放在了积累素材上面,每天就是拿着素材书和人民时评在那儿背背背。其实有的考的还没我高,我已经是很不在意申论的人了啊!
所以,大家要记住,申论没别的,会看题干,会找要点,会总结,能写的有逻辑一点就够了。
1.申论如何找要点
申论材料有很多种,什么故事型,数据型,故事和数据结合型等等。(说的不太准确,但大致是这个意思吧,大家领会精神哈)
但不管是什么材料,只要记住,答案要点一定是全部来自于材料,你没找出来就证明你没找对,不要自己瞎添内容,容易跑题。
要点一般会在这几个地方:
①文章的开头、结尾、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这是比较规整的材料。
②文章里面引用了名人名言来佐证,那么这句名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论点所要表达的意思。
③有转折、递进、并列、因果等关系的句子一般是答题要点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④题干里出现的关键词,材料里面也出现了,一般这附近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信息。
2.申论大作文怎么提前准备
关于大作文,很多人说不要用模板,但我觉得只有用的人多了才能称之为模板,只有你一个人用的不叫模板,叫思路┐(´∀`)┌
所以,我当时就是在考前根据自己之前看过的课,写过的卷子,看的一点新闻,时评等内容整理出了专属于自己的申论模板,一些万能句式,分论点思考路径,排比句,案例等我都提前想好。
考试的时候就根据具体的材料,把要点一找,往模板一套,再稍微改一改,用一用题本材料里面的例子就结束了一篇。1000多字的作文,我真正到考场上现想的内容只有500左右。
需要准备的内容有:
①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去时评上找就可以,不要吝着一篇照搬,多找几篇,把好的句式摘下来,然后自己用几个不同的意象填充填充,背下来。
②分论点的句式,背一些规范词,短语等,考试的时候就是排列组合。
③举例论证的那些例子要提前找好,不要用太多耳熟能详的例子,如果要用,也要写成排比的样子,不要用好几句去袁隆平或者钟南山,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不需要你来介绍。而是尽量都挖一些跟你的论点相符的精神意义。
⚡ 真题的作用
球球你们一定要重视真题啊,不管是公专,行测,还是申论,最后都要回归到真题当中!
1.公专
联考的公专真题非常少,用一张少一张,所以每张卷子都要完全利用到位,每一道题每一个选项,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都一样要弄明白背后的逻辑,不让自己下次再错才行。
联考真题我是从粉笔APP上面下载然后打印的,印的时候就一下子印了三份,也就是说每一张卷子我最少要做三遍。
做到后面我答案都背下来了,又拿了中公国考公专的真题卷去写。
哦对了,推荐粉笔APP,真题模拟应有尽有,想做什么都行,就是我一般很少参加模考,怕影响我备考的状态和心情。
如果哪一块总是出错,我还会再把老曹讲的重难点以及对应的出错频率高的知识点再看一遍,这一遍就是二倍速看,其实还是把内容重新刻到脑子里一遍,加深理解记忆。
2.行测
行测真题套卷也超级重要,尤其是联考还是机考的,如果不提前适应真题的考试形式和难度的话,在考场上被那个紧张的气氛一熏,那别说把自己不会的蒙对了,自己会做的也不会了。
所以我在临考前就是疯狂做真题,掐着表,把自己每个模块的做题时间记下来,然后不断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心态——碰到不会做的题立马跳过再也不想的心态。
3.申论
申论真题卷我也做了好几遍,每一遍做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感受。同一篇材料,不同的时间再去看,就能发现很多自己之前怎么也发现不了的要点和关键词。
写的答案也在一遍遍的修改中不断接近规范,不再是一堆大白话了。
然后我会把真题里面出现的关键词,案例等等都记一下,看看能不能用到自己的大作文模板里面,在考前就是不断地用真题来套自己的模板,让自己写的更自然,更流畅。
最后
联考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在掌握正确方法后的不断努力。而且不动脑子只闷头学习是最偷懒的,机械式的学习带不来任何进步,在学习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加油ヾ(◍°∇°◍)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