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开发商为什么可以从三方监管的账户里挪用资金呢?
7.18前几天跟建委的领导叔叔吃了顿饭,聊了聊这个问题。
建委也觉得自己非常无辜。
预售房的冗余也非常高,必须主体完工才能保证,再出现场和走程序耗几天,基本上外墙砖都贴好了。
现在的烂尾楼基本上是12栋修好了,789还在打地基,结果789烂尾,环境工程搁置,导致整个工程烂尾。
他们去出现场检查的也是完工的那几栋楼,人家是完完全全合乎标准的,怎么可能不给人家放监管资金。
问题是已经烂尾的那一部分,人家没有办预售许可证,也没有专属的监管资金(本地是一本预售许可证一个独立监管账户),他们根本管不到没有完工那一部分。
最后我们聊了一顿饭,觉得按栋办证不保险,可以按施工许可证发预售许可证,一期工程整体完工80%才能预售比较合理。
旁边的开发商老板嗤之以鼻:根本周转不过来。
我低头一看,我们仨的板凳都不一样。
……
7.3日最新消息,现在部分地区取监管资金不需要手续了……
…………
原答案:
管不住。
以我工作的小县城为例,住建部门负责这件事的办公室拢共三个活人。
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领导。
一个发通知,打电话,盖章,指导新开发商填表,和银行衔接,在工作群解答疑难问题的小妹妹。
一个没打过交道的叔叔。
这仨要负责全区200多家活跃房企和平均100个在建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存入和领取。
我们区南北横竖差不多 3小时的单向车程,你觉得严格按照进度出现场拍照才放款,他们忙得过来嘛?
所以最后的处理方法就是开发商说啥就是啥。
小区主体完工了,承建商要钱,给。
你打个报告上去,竣工验收了,给。
产权证办好了,给。
哎呀领导,我们跟总包签的合同是按楼层结算,盖一层给一层的钱,您看总包合同(白纸黑字,章证齐全)。领导您上次会上说要给我们保驾护航,现在火烧眉毛了,您帮帮忙给签个字吧。
没办法,复印一下总包合同,特事特办,让银行直接打给总包吧,只能给。账户里有钱,你还敢让开发商吊死在你办公室门口不成?
这么说吧,烂尾之前,开发商和总包就是父慈子孝的至亲,想把预售监管资金搞出来实在是太容易了。
当然还有绝杀:超市卡。正经开发商每年谁不整一百张超市卡发着玩啊?
另外,按一家公司平均500万监管资金算,100个在建项目就是5e起步,大城市还要乘以100,这钱早给一个月,晚给一个月利息都是多少了。来来往往就靠一个办公室主任签字。
位卑权重了啊。
……
大家都在讨论,我就更一下吧。
为什么我说预售资金监管的目的没有设计清楚?
2013年刚推行监管政策的时候,发生了个大事。重庆某区县出现烂尾楼盘,开发商欠了总包300万左右的工人工资。但是在开发商和总包的说辞下,这些工人没有去闹工地,而是直接去堵了区政府。
据说还打了人,反正闹的很大,所有开发商都收到了保证工人薪酬的文件,
很快重庆全面推行“企业诚信管理员”制度,要求管理员每个月汇报项目进度和企业违法行为,如果诚信状况良好,就可以从优从快的领取监管资金。
在培训课上,老师就强调了区县的烂尾事件,并且明说项目监管资金主要就是为了留足工人的薪酬。
问题是,这个“企业诚信管理员”拿着开发商的工资,由开发商的内部人员兼任,你让他把开发商的重要问题汇报给政府……人家愿意吗?
所以这个诚信管理员不到16年就消失无踪了,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预售资金监管”。
实际上,如果预售资金监管仅仅应对工人的工资,按照工地的规模,每个工人每年留足5-10万工资就足够了,后期随着工人退场,直接削减总比例,也完全合理。
但是你说要用这套政策和工地进度挂钩,保护业主的利益,它还需要改变目的,并且重新进行更精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