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当年「计划经济」时期有的农户家里「自留地」的粮食亩产量是同村的公田的好几倍?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1
阅读量:
27

这里就不得不提计划经济时期,非常令人无语的全民腐败行为了;

当年无论是城市里的工人,还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偷集体、国家的财物是非常常见的行为,不偷反而是奇怪的事情,胆子大的到仓库里偷现成的粮食,胆子小的去地里偷没完全成熟的作物,上至公社的领导,生产队的干部,下至普通的农民、社员几乎无人不偷。

以当时的分配机制而言,如果不偷集体粮食的话,根本吃不饱饭,甚至活不下来。偷来的东西总要有个名目,自留地就是最好的借口,自留地生产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作物不用缴税,也不在统购的范围内,所以把公田里的产出转移到自留地上,这是农民最佳的选择。

当时城市里也是如此,领导干部和工人盗窃国家财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人人都从企业揩油,谁要是不这么干,谁就被当成傻瓜。70年代,国家还没有引入市场机制时,揩油的情况尚可控制,大家无非就是从企业拿点东西回家自己用。

8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国企腐败的情况几乎是爆炸性的增长,成批的技术人员上班时间成天晃来晃去不干活,下班时间跑去接私活、挣外快。好一点的还办个停薪留职,不少人成天旷工,甚至拿企业的设备、材料替自己干活,以至于当时社会上都出现了一句顺口溜,叫做“国外有个加拿大,中国是个大家拿,家大业大,拿点没啥。”

企业领导们对此心知肚明,但是反正企业是国家的,何必为此得罪人呢?

更何况企业领导们自身的腐败行为更加惊人,估计也没脸管这些小偷小摸的行为。

当时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盗窃集财物的情况还不算严重,苏联经济相对发达,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和企业的管理者偷起东西来就可以用吓人来形容了,小麦、钢材、木料、油漆,只要是自家能用上的,整车的往家里拉:

秋收时只看到所有的田间公路都是由小麦粒铺成的。谁家养有猪,需要饲料,只要拿着一瓶伏特加在路边举着,自有司机把整车的麦子给你送回家,一瓶酒换4吨小麦。偷的太厉害了,政府派警察看守路口,人们同样也有办法对付,在地边用挖土机挖个大坑,下面铺上麦草,再把一车车的麦子倒进土坑,堆满了,再盖上麦草垛,等地里收完后再拉走。即使到了仓库,堆在晒麦场上,晚上还是有人去“加班”,一口袋一口袋地往自家运。
······
苏联工人偷起厂里的东西来十分吓人。谁要盖房,厂里的钢筋钢条、木料、油漆,在晚上就成车的往外偷运。零件厂有两个大门,昼夜24小时有门卫站岗,不向门卫行贿,往外拿不走一丁点东西。但在两个大门之外 工人自己在围墙上开了无数的豁口,汽车可以开进开出,从豁口往外运东西,门卫看到了也闭着眼不闻不问。李广讳修别墅用的材料就全是从工厂偷的,到了晚上,他在厂里往围墙外扔,他老婆孩子在围墙外守着,装上小推车推走。我同组的有个工人,每个晚班都要用一个能装十来公斤的塑料桶装一桶油漆带回家,十年如一日,真有恒心。翻砂车间的一个女工比他的耐心更大,每个夜班都偷几块砌炼钢炉的耐火砖回家,十几年后用昂贵的耐火砖砌了座二层小洋楼。——《苏联流亡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