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经理怎么才能拜访到中小企业财务或者领导?

发布时间:
2023-08-26 13:33
阅读量:
45

看了,我也觉得会泪流,楼主太难了,这也是很多没有资源的客户经理面对的现状。

老实说,资源这个玩意儿,短期来看,有比没有要强得多,长期来看,有资源的客户经理大多数都比较危险,因为他们活的太舒适,从而忘了危机,资源存在有效期,过期就得作废。

楼主对行里的形势看的很清楚,无依无靠。楼主对中小企业的获客方法是陌拜,说实话,这有点太单一,结合自己的经验,我对楼主开发中小客户的方法有一些建议:

首先要搞清楚中小企业的集中地。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地方集中: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写字楼,从这三个分类来看,产业园区应该是客户经理集中火力突破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你看几乎几乎所有的园区名称,全称都是带有产业定位的,比如说:某某电商产业园,某某数字经济产业园。同时也表明这些园区本身就承担了产业集聚的职能,而园区所在的管委会有产业部门、招商部门,他们制定了园区内的产业政策之后,会同招商部门引进相应产业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进来。很多地区的数据显示,国家级园区的上市公司占所在的城市或者说省会的比例已经达到40%以上,相当的惊人。所以说建议对公客户经理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思考,认真研究园区的产业政策,招商政策之后,建立园区和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营销体系。

陌生拜访这种营销形式不是说不可取,但是我们都知道他的投入产出比会比较低,而且对于从业经验不足的客户经理来说,被人拒绝很难受,容易被打击的很深。我个人的角度从来不反对陌生拜访,但我们一定要形成一套自己的营销体系,上一段我说的和园区和企业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好,接下来我就说一说自己在产业园区的案例。


2014年的园区营销案例

2014年,互联网+兴起之时,我在业务闲暇之余跑到政府园区的孵化器,现场观摩创业路演。那时可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光彩时刻,我也在路演当中吸收了一批客户,并取得了惊讶的成绩。每每听完一场路演,我便和创业者交换名片,一次,有个穿着颇为寒酸的创业者联系,说开户没有解决,因为刚从外地回来,银行不熟悉,没人受理开户需求。因对项目有初步了解,便很快为这位客户开好户,并协助客户提供开立微商城所需要的一些参数。不到一个月,查看绩效系统,吃惊的发现客户进来近1000万存款。于是很快到公司拜访,办公场地很小,十来个人,工作人员在电脑前设计图片,在各大自媒体发软文。

创始人让我扫码关注商城,现在记得很清楚,上线20来天,会员号是60多万位。创始人兴致勃勃的介绍他的商业模式,采用三级分销系统,对一款竹浆纸进行销售,纸品的质量本身很好,故事、理念也很感人。当时的市场主要是以木浆纸为主,而竹浆纸所占市场份额很小,创始人看到了这点,于是付诸行动,可能他也没想到市场反响会这么好。

当然,那时的三级分销,运营一段时间后也引起关注,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压力,在园区的建议下,改成了二级分销。

营销手段方面,不得不说多少有点“原罪”,傍大款,蹭热点,无所不及,给科考队送纸巾拍照,给热播电视剧组放纸巾,蹭照片,并将素材拿来做无成本的宣传。销售数据一日一日增长,不到两三年,已是年销10多亿的公司了。


从银行到园区

深受震撼,决定要来园区看看,先后从事了融资以及政府招商工作。在此期间,我深入了解到园区管委会、平台公司、投资公司、孵化器,以及各类企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趋势。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对银行、券商从事园区业务有全方位、全体系的帮助。比如,平台公司到底什么时候需要融资?除了常规玩法,还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方式?IPO业务最佳机会从什么时候切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怎么精确营销?银企互动怎么才有效?大型企业进入到本地会有哪些信息提前释放?是否可以作为最佳营销时机?

园区金融,一个全新概念,目前商业银行很少能全体系的进行研究和梳理。最好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园区,最好的业务,也应从这里开始,各位客户经理,应该把精力聚焦到最能产生效益的区域,系统而又精确的开发!


园区金融怎么做?

如果是在园区,那就要做分析,园区是属于工业园区还是产业园区,其次是园区的定位要理清,优先做国有园区和运营状态好的民营园区(出租率较高的)。


产业园区,一般都会有招商部门、运营部门。国有园区的话,会在管委会也有相应的招商部门、产业部门。

产业园区的客户具体怎么去对接呢?传统的方式是零零星星开发,我这里说的系统开发。主要如下:

以合作的方式对接管委会招商部门、产业部门以及园区运营公司的招商部门、运营部门,表明合作意愿以及价值互换(这里很重要,我们去营销客户,不是一味去求人,我们是有价值的,至少要给合作方表明这个态度,否则地位不平等):

1.是我们作为银行,也有相当多的优质客户,可以向园区进行推介(零星推介和集中办活动);

2.我们希望能和园区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系媒体报道,那就完美了),明确合作内容和对接人员

3.和关键人员(最好是一线人员)私下里将园区购买、租赁客户名单拿到手(一定要注意客户隐私),他们都会有实时统计,里面包含负责人的电话,这个可以用于了解企业情况;

4.和园区举办活动,进行政策宣讲,起到批量获客的作用,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引起反感,灵活策划活动,反正一定要打动园区,不增加额外负担,对于企业来说,也要具备吸引他们参加的充足理由;

5.私底下和园区上上下下的人员建立良好的私交,协助他们解决个人金融问题,这层关系建立后,获客就源源不断了。

上面是指的产业园区里的客户,可能包含大中小型,但大部分都是中小为主。

园区政策怎么样了解?客户经理过去对接的时候,一定要拿一份园区资料,熟悉产业政策后,会有助于了解这个行业,和园区、企业对接的时候,不至于陌生,会有话题可以聊

有很多中小客户,特别是一些具备较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通过你的前期介入,有可能会获得惊人的效果。这些创业团队,享受了政府政策,有孵化器进行了扶持,他们对创业方向相对清晰。但这些创业者通常非常孤独,需要有银行的“大佬”给一些日常金融建议,这个时候,业务会来的很轻松。

园区金融机会来源,分为政府/园区平台公司、园区企业。

政府/园区平台公司的可以关注政府招商签约情况,本地政府公众号,市政府的新闻报道,重点关注外地招商企业来本地的对接情况,政府领导带队外出招商。政府招商主要还是大中型企业。通常政府和企业对接后,会立马进行具体沟通,是拿地,还是购买楼宇,给什么政策支持等,这会有一个周期,银行切入一定要紧跟进度,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只有在招商企业和政府把政策敲定后,剩下的就是融资需求了,这个时候切入时机最为恰当,开户和其他的业务机会很容易成功。

政府/园区平台公司还存在如下机会:新建园区融资、存量园区融资。新建园区现在仍然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部分会通过财政/发改以省政府名义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作为资金来源。如果你所在的银行对专项债很擅长,可以给政府做顾问,那么接下来的业务都是水到渠成的。

存量园区融资方面,存在ABS、REITs等业务机会,可以联合券商等共同推进,主要是给园区赋能,你指导了他们,价值就出来了。所以说,对自己的学习要加强。

我们不是一味的去求别人,我们是银行客户经理,对他们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个过程其实没有那么难,早期先进政府网站/公众号查询资料,实地拜访,说明来意,表明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你就能很容易的了解这一块。

营销,资源很重要,但没有资源,那就要靠创新+利他的思路,一定要给别人提供不一样的价值。

祝大家越来越红火!


省行公司部总、民营银行事业部总,十五年银行对公从业经验,三年管委会招商经验,园区金融理论实践者,从政府角度来看银行客户经理怎么洞悉园区产业,从而系统开发园区客户,欢迎咨询,也可以进主页看看我的相关文章和回答。以下内容供各位客户经理参考:

银行客户经理必看:小微企业隐藏在哪些地方,怎么开发?精华干货: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如何开发产业园客户?有哪些银行对公业务的优秀营销思路和案例?银行公司业务营销的三种层次银行客户经理需具备的几种品质和能力没有资源的银行对公客户经理怎么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