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 3 号」探测器成功登月,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国家,这对人类登月有哪些意义?
恭喜印度月船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
自美苏太空争霸后期的1976年苏联月球24号软着陆以来,除过去10年间中国三次探月任务以外,所有软着陆登月的尝试都失败了。
2019年,以色列登月飞船Beresheet的发动机在着陆前最后一刻出现故障,坠月。
2019年,印度的月船2号在试图着陆时软件故障导致偏离预定轨迹,坠月。
2023年,日本白兔R-M1号月球着陆器的高度计失误导致燃料耗尽,坠月。
2023年,俄罗斯月球25号坠月。
在这47年间,只有中国的嫦娥3号、嫦娥4号、嫦娥5号完成了月面的软着陆。
本来这次应该是俄罗斯的月球25号先于印度登陆月球南极附近,成为首个登陆月球南极附近的探测器。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在20日证实坠月折戟后,印度差不多是踩着俄月球25号的尸体抢先登陆月球南极附近,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继苏、美、中之后第四个实现在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也是首个在月球南极附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的国家。为本世纪的月球南极竞赛开个了响锣。
(注:印度的登月点在南纬69.37度附近,而月球南极的极圈定义是从南纬80度到90度)
如果论成功率,中国的登月软着陆成功率是100%,美国其次,苏俄第三,这是第一梯队。印度这次成功使得它的登月软着陆成功率上升至50%排第四,位列第二梯队之首。
论技术,印度还是小弟弟,由于月船3号的800N变推力发动机功率不足,点火的把控也不够精确,只能用更多的绕圈来慢慢提升轨道,所以才被俄罗斯的联盟2.1B火箭后发先至地追上。
尤其是这次月船3号采用了比月船2号更为保守的绕月轨道,带了更多的机动用的推进剂以避免轨道偏差撞月,而不是像嫦娥系列那样一步到位100X100千米圆轨道。印度LVM3-M4火箭在地月转移轨道上只能达到2吨级运力,相比之下我们的长三乙改III能达到4吨多,长五遥五达到了8吨多,更不用说轨控发动机的推力了,那点火时长真是感人。
但不论怎样,还是要衷心地恭喜印度,毕竟拿下了人类首个月球南极附近登陆的桂冠。
我最近一直在知乎的想法中更新俄和印的登月进度,常会看到有评论酸酸地希望印度失败,俄罗斯失败时也是幸灾乐祸。其实大可不必。只有懦弱的人才害怕竞争,我们要有强者思维,有强大的对手存在,才能让自己的成功变得更有价值,才能让人类文明走得更远,早日离开摇篮。
至于中国,后续将按自己的节奏开展嫦娥七号、八号等月球南极探测任务,嫦娥六号任务计划于明年前后实施,2030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上月球,这没问题的。
星空浩瀚无比,而探索是极其艰难的。渺小的人类收获失败才是常事,所以任何成功都值得赞扬。